4月20日上午,国际关系学院开展“红心文润”党工联建活动。一是赴“一二·九”运动纪念亭参观学习,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激励党员赓续红色血脉、强化使命担当;二是走进曹雪芹文化中心,探寻与曹雪芹生平相关且有迹可循的历史文化遗存,深入了解曹雪芹其人其书,领会曹雪芹人文思想、《红楼梦》文化的当代价值。
“一二·九” 运动纪念亭位于国家植物园樱桃沟,三座三角形小亭组成一个立体的“众”字,寓意广大民众的觉醒和人民众志成城抵抗侵略的决心。“一二·九”运动纪念亭是为纪念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发起的抗日救国运动而建,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1935年,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北平学生毅然走上街头,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这场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群众基础。
同志们有序参观“铭记抗战历史 传承爱国情怀”与“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两大主题展览。沿着历史脉络,一同回溯“一二·九”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及其深远意义,重温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御外侮的壮丽篇章,共同追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用心感悟革命英雄的崇高精神。

曹雪芹文化中心位于国家植物园内,是北京西山永定河历史文化带规划中“曹雪芹西山故里”的一部分。由政府、学术界、文化界、企业界中珍视曹雪芹文化价值、爱好《红楼梦》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推动而成的一个文化地标。文化中心以国家植物园曹雪芹故居为中心,开展对曹雪芹及其作品、时代的文物文献考察、学术研究,并以研究成果为基础面向世界进行曹雪芹文化传播。既是物理的空间,更是无形的文化财富,倾注聚集几代人的心血,承载着200多年红学研究的成果积淀,传播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曹雪芹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了一系列曹雪芹在北京香山时期创作和生活的珍贵文物,讲述《红楼梦》作者的历史瞬间。

此次党工联建活动不仅是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一次作风建设的生动实践,又有着深刻的文化意义,让我们更加深入地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同志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一二·九”运动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为学院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组织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