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景瑜,女,北京语言大学2015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本科生,保研至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关系专业2019级硕士研究生,2017年7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联合国大事记》编写;
获得北京语言大学综合一等奖学金、第九届联合国研究中心奖学基金一等奖;
2016年第七届“思语杯”中文辩论赛亚军;
2017年度“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第二届全国高校联合国知识竞赛一等奖;
2016-2017,2017-2018学年获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三好学生。
目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作。
01 保研经验
Q1:学姐您好,我们了解到您北语毕业之后保研至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关系专业,请问您为什么选择保研这条路,是什么时候决定要保研的呢?
A1:因为总体来说我是想继续深造攻读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保研、考研、出国这三条路径综合考虑下来,觉得在国内读研更合适。当时是考研、保研两手抓。九月初综测排名出来以后,以专业成绩第二顺利保研。
Q2:您对现在就读本科的学弟学妹有什么类似于保研经验、学习方法之类的建议吗?
A2:保研是按综测来的,一方面学业成绩要好,另一方面还得有参加各种活动比赛的附加分,因此必须平衡学习和活动。其他能力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同样重要。比如策划活动会锻炼统筹协调能力,它需要和不同的人,包括周围的同学和老师,甚至一些其他学院的或者校外的人员联络;参加比赛则是培养抗压能力和流畅表达能力。所以在保证学业的基础上,比如说绩点达到3.7以上(当然尽可能越高越好),多参加一些活动也挺好的,特别是一些自己感兴趣、或者说能够提高自己能力的活动。
保研的一般流程是这样的,每年5,6月份院校会在官网发布夏令营信息,获得或有可能获得保研资格的同学均可报名;各院校夏令营一般安排在7、8月。我当时也报名参加了几个。夏令营会组织一些活动、讲座,以及结营考试。院校通常会根据每位学生的表现列出一个优秀营员名单,作为9月正式推免的重要依据。我当时没有参加外交学院的夏令营,直接9月份推免成功的。
关于学习方法,要注意平时积累。我是一步一个脚印学习的类型,会阶段性对每门学科进行复盘,对课上没有听懂或者有自己想法的内容,积极主动向老师请教。此外,北语的地理位置很好,旁边有众多优秀兄弟高校,这也为交流提供了便利。本科时我会关注清北人一些国际关系专业的课程,并把感兴趣的加入自己的时间列表,方便届时去蹭课。这些学校有时还会邀请学界泰斗来做讲座,可以报名参加。这都是拓展自己专业知识的途径。
02 硕士生涯
Q3:我们想问问学姐您在外交学院的就读感受是怎样的?相较于北语有什么不同?
A3:总的来讲两个学校确实挺不一样的,我是19年毕业保研外交学院。
总体来说,北语更具包容和开放性,地处宇宙中心五道口,有不少外国友人在此学习,另外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院校,学科设置相对外交学院更齐全。北语还有很多丰富的社团和志愿活动,学弟学妹们有感兴趣的可以参加。外交学院作为外交部的部属院校,它更多发挥的是培养外交人才的职能,专业性更强一些,我在外交学院完成了更多专业方面的积淀。
Q4:您觉得在专业方面,本研两个阶段学习在课程设置或者教授方式之类有什么区别呢?
A4:课程设置方面的话,总体来说,北语课程覆盖面十分广泛。仅从国关专业来说,国际政治学概论、国际组织、中外文化交流史等方方面面都有涉及。我自己还选了一些国际传播、对外汉语教育和小语种课程。
外交学院的课程设置则更加具有外交特色,专业性更强。此外,由于外交学院相较北语更加小而精,上课学生的数量少很多,并设置了方向专业课,还有不少研讨类的课程,为每位学生都提供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最近几年外交学院引入了一些做定量研究方法的老师,给学生们讲授定量研究课程,这对读懂专业顶刊论文、把握专业发展趋势、培养数据分析思维都有好处。
03 就业分享
Q5:因为了解到您目前在做科技外交方面的工作,请问您方便分享一些就职经历吗?
A5:我现在是在做科技外交的工作。科技外交是咱们国际关系专业的一个分支,与国际安全非常相关。在工作中我能非常清晰感受到在科学技术领域,各个国家之间、尤其是主要大国之间的竞争与有限度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书本中的很多东西就变成了实际工作中的内容。
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特别好。我们有一次接待了某大国驻华大使,在会上大使的讲话语气很和善,但是会后仔细品味会谈内容,还是能感受到一些两国间的竞争态势和争议焦点,这就与当时候专业方向学的内容相辅相成了。
Q6:请问您当时在求职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困难吗?您能分享一些处理经验吗?
A6:有,我之前很想去另外一个部委单位,没有成功。当时我有些质疑自己的能力,后来发现是因为不适合。我觉得现在的工作更适合我,与我的特长,包括研究方向更匹配。
我之前是理科生,接触过很多科技类的东西,觉得能两方面融合是太好的事情了。所以在此也鼓励学弟学妹们,如果一时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也不要气馁,留在最后的也许是最好的。
Q7:您觉得您在求职过程中的个人竞争优势是什么?
A7:我求职意向主要是公职部门。我们国际关系专业是政治学类的二级学科,专业类别在考公报名中会占一定优势。我的个人优势主要是专业知识比较夯实,以及在参加各项活动的过程中锻炼了调查研究、应急处突、统筹协调等的能力,在笔头和口头都能有一定发挥。
04 学习心得
Q8:您在北语学习的过程中,涉及了多个方面,比如汉语言,新传和小语种,您能否谈一下在本科期间多多涉猎的优势,您觉得对于工作有什么样的帮助?
A8:本科是一个试错成本很低的阶段,可以通过多多涉猎,探索自身可能性并不断寻找自身优势与确定性。我比较赞成大学的博雅教育,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多门不同的课程,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且提前进行学业和职业规划。
我个人是在国际关系专业的基础上,选学了许多不同学科的课程,如新闻传播学院传播与全球化的课程、文学院的古代汉语课程等,通过这些课程我就对整个外交话语体系的构建有了更多地了解和思考,后来也做了一个关于外交话语体系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不可否认,最近几年就业压力确实越来越大,因此广涉猎一方面是为了拓展自己的视野与思维,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所在。无论是想继续在本专业深造或就业,还是发现完全不适合自己想转换专业赛道,都需要主动积极尝试,并尽快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其中多下功夫。我个人是选择了专业内就业,因此仅从这个角度提供一点建议,建议有志于从事外事工作或国际关系研究的同学学习一下政治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学有余力之余可以接触一门小语种或者数据统计分析课程(包括但不限于STATA或SPSS)。
Q9:您刚才着重强调,您的专业跟就业是有很大相关性的。我们还想问您如何评价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这二者的作用。比如,您学的历史类相关课程,能够辅助您更好地去了解这个国家,更好地了解外交过程。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这两者,您觉得哪一方面更重要?
A9:我觉得两方面都很重要。理论与实践需要相辅相成。专业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需要用实践来检验是否客观真实,增强对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时代可以多尝试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实习。借助北语和外交学院的平台,我当时在北语联合国研究中心做过一段时间助理工作,参加过校庆活动、重大赛事等的外宾陪同工作,也陆续在高校智库、政府智库做过政策调研实习,还有幸参加过中国高层发展论坛的一些筹备、运行工作。
在此过程中,我对外事接待的流程有了更鲜活具象的认识,政策调研也让我更深地理解了外交背后的理论根基。此外,上学时我有考虑过走学术研究的道路,因此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实践,在师长的推荐下参加过一些课题组,如对外经贸大学的量化组等,建议对学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这些实际工作,都对深入了解专业、确定就业方向大有裨益。
Q10:您对于考公的面试,能分享给我们一些经验吗?
A10:因为咱们专业性质的原因,不少同学的职业道路可能会选择体制内。考公大体分为报名、笔试、面试、考察、录用这几个阶段,我觉得面试的基础是笔试分数,首先要尽可能高分入围。面试是考验个人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场景,需要具备临场反应能力、深入思考能力、表达流畅度,以及稳定的心理素质等。因此在学校期间通过活动锻炼出的能力就体现出来了。
短期突击面试取得高分的可能性比较小,所以致力于考公的同学要有长期积累的习惯,多看时政新闻、政府公报等材料,多思考社会现象,熟悉政府工作用语,训练体制内工作思维。如果考专业性强的岗位,也要对该岗位的具体职责有一些准备和了解。